****:
你局报来《关于报送**县龟山片区城市更新提升项目初步设计的报告》(君城交字〔2025〕69号)收悉。根据专家组评审意见,现就项目建设初步设计的有关内容批复如下:
一、建设内容及规模:分三个区域,总占地42037.59㎡;****广场硬质铺装11718㎡,台阶365.4㎡,毛石挡墙4668.2m3,高钢混凝土挡墙70.4m3,彩色混凝土挡墙553.4m3,风雨连廊607.5㎡,栈道608.9㎡,雨水蓄水池1座,卫生间143㎡;实施电气工程40375m,给排水工程40375m,沥青路面2964.5㎡,生态路1210.5㎡,排水沟243.6m,绿化16818.6㎡,自然水系432.3㎡,砂岩叠石626吨,****博物馆遗址保护1项,休息座椅26套,垃圾桶30个,并配套高护坡、雨水花园及道路和服务标识牌等附属设施。
二、广场设计:广场硬质铺装采用砂岩为主,整体色调以棕色为主。局部节点采用土黄色胶筑透水石铺装。休憩广场硬质铺装铺装采用300x600规格的黄砂岩。砂岩叠石采用砂岩加灯带的方式提升改造。台阶铺装采用砂岩为主,整体色调以褐色为主。梯田台阶及步道下层梯田设有台阶及步道,自西侧市政道路拾级而上,到达松林栈道及4m消防车道。台阶采用MU30彩色沙岩毛石干砌,与梯田统一风格,1.2m宽步道采用30厚胶筑透水石铺装。有高差的人行区域均设1.2m高防护栏杆。
三、挡墙设计:文化艺术挡墙高1.5米、宽0.8米,采用MU30彩色沙岩毛石干砌(密拼)。两处停车场西侧与现状绿化、铺装等均有高差,有高差一侧设400毛石挡墙,2号停车场西侧设1.2m高度防护栏杆。高钢混凝土挡墙高3-5m,采用钢筋混凝挡墙,面层挂网湿贴30厚文化石贴面。
四、停车场设计:1号、2****停车场铺设沥青路面,结构层由面层、基层、底基层、垫层组成。路面采用6cm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(AC-10C),基层顶面设置乳化沥青透层及下封层。路面采用100宽白色热熔胶画线。停车位设100宽花岗岩道牙石。
五、电气设计:电源配电箱电源就近箱变接入。照明配电箱全部明装方式安装于草坪或者墙角位置,外观颜色喷涂成与周围环境颜色一致。箱体通风良好,防护等级不低于IP54的室外型不锈钢防水箱体。灯具使用不锈钢、亚克力板等材料体。道路照明采用3.5米高的庭院灯,灯具采用高光效LED光源,灯具功率因数不低于0.9,沿道路一侧单侧布置,间距为15米,功率为20W。 广场采用低杆照明方式,两侧安装6米灯杆,灯具采用高光效 LED光源,灯具功率因数不低于0.9。部分乔木、点睛树,安装埋地植物投光灯。栏杆、坐凳适当安装部分LED灯带。照明控制系统采用智能控制,室外灯具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65,地埋灯等灯具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67。室外改造照明回路采用YJV-0.6/1KV电缆穿管埋地敷设,埋设深度不小于0.7米。电缆穿越道路、广场需穿热镀锌钢导管保护,壁厚≥2mm。照明配电箱采用不锈钢箱体落地或挂墙安装于配电室内。
六、给排水设计:给水由市政引入,压力为0.30Mpa。给水立管及干管采用衬塑钢管,丝扣或卡箍连接;支管采用PPR管,热熔连接。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系统。污水经收集后排至场区周边市政污水管网。雨水经收集利用后,排入市政雨水管道。项目排水管采用UPVC排水管,承插粘接;集水坑压力流排水管采用镀锌钢管,丝扣或法兰卡箍连接。
七、其他设计:绿化遵循生态第一的原则,根据植物习性和当地气候土壤环境选择配置植物,使植物本身的生态习性与栽培地的生态条件统一。自然水系区采用钢筋混凝土水池,观景面由雪浪石堆叠成景。****广场蓄水池选用金砂镜面花岗岩为面层及池壁压顶。风雨连廊采用仿古钢结构连廊,由支撑柱、顶棚和侧墙组成。连廊靠崖壁一侧设防护栏杆,内侧设有美人靠,供游客观景休憩。地面铺装为30厚青石板铺装。栈道采用钢构基础架空栈道。游览步道宽1.5m,塑木地板铺装。休憩廊架采用钢构骨架及防腐木格栅玻璃顶棚。
八、项目概算:概算总投资6195万元,其中工程直接费用为5590.75万元,其他费用为604.25万元。
项目编码:****
附件:**县龟山片区城市更新提升项目投资概算表君发改投资发33号关于**县龟山片区城市更新提升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.docx
****改革局
2025年3月31日